“公進民退”的大趨勢下,民辦幼兒園要和政策賽跑
自2012年以來,的幼教政策發生了180度的大轉彎,簡言之,就是“公進民退”,公辦園大有收復失地的勢頭。緊接著在之后的幾年間,公辦幼兒園如雨后春筍紛紛出現,民、辦幼兒園的發展陷入了緊張的境地。尤其在2017年9月《民辦教育促進法》正式實施,民辦教育正式開始了分類管理,十九大的召開更是表明對民辦教育的態度。
長期以來,學前教育是我國教育的“短板”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學前教育發展步伐明顯加快。與2009年相比,2016年全國幼兒園數量增長了74%,在園幼兒增長了66%;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77.4%,提高了27個百分點。從普及水平看,我國學前教育已經達到較高水平,覆蓋城鄉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正加快構建。教育部負責人陳寶生給出的民生“紅包”是,到2020年,學前教育毛入園率要達到85%,還有性的幼兒園要占到幼兒園的80%以上。教育部認為下一步發展學前教育,將進一步解決“入園難、入園貴”問題:在普及達85%和達80%上下功夫,重點加大對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幼兒園建設的支持力度,加強幼兒園建設與城鎮化、二孩政策的銜接,尤其是在城鎮新建小區建設性幼兒園;積極推動地方加快建立健全學前教育經費扶持和教師補充機制,著力建立學前教育成本負擔機制,解決幼兒園在教師補充、工資扶持等方面的實際困難;加大無證園清理規范力度,實施科學保教,盡快扭轉和糾正“小學化”傾向。
這樣的政策方針使得民辦教育更加處于窘境,如何沖破束縛使得民辦教育平穩發展呢?出路只有一條,盡快加盟跨世紀,迅速占領“質量高地”“價格高地”。如果現在不升級轉型,價格申報到位,一旦出臺幼兒園限制收費和限制幼兒園發展的政策,到時一切就晚了。生源不僅會被公辦園搶走,連幼兒園的生存都會是一個十分值得考究的問題。如果那個時候轉型,成本提高了,收費卻被限制了真正的陷入了兩難之地。
因此不想關門的民辦園一定要抓住當下時機和政策賽跑,果斷加盟跨世紀,利用跨世紀品牌、系統、資源優勢,走高端發展之路,在公辦園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。
加盟跨世紀宜早不宜遲,早加盟、早經營、早成功。
熱門推薦